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大会落幕,你可识得这些口吐莲花的同济人?

同济大学 2019-04-05

       1月29日至2月7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科教频道播出。据悉,本季诗词大会延续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采用第一季百人团对战的赛制,同时又增加了“飞花令”升级必答题,台上选手们风度翩翩、口吐莲花,竞争激烈非常,却又随着一句句引人入胜的的经典诗词而充满美感,再一次在全国广大电视观众们之间掀起了中国诗词热与传统文化热……


       比起在节目中频频出现的经典佳句,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台上的选手们:他们年纪轻轻,却又都饱读诗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荧屏上的他们,自然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不过,你知道吗,在两届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可从来都不乏同济人的身影哦……


 第二届诗词大会人气选手——陈更: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电信学院的陈更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科学生。

       “理工背景的学生为什么会喜欢诗词?”是陈更走红后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她回答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733mtrxn&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推出的为自己定制专属诗句的H5在朋友圈刷屏,“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陈更为自己选的两句诗,她解释道:“我一直很努力,所以我感激来时的路,感激过去的自己,也会继续努力,让未来的路处处如翠微般蔚然。”

       “专属订制诗句”的刷屏再次说明,诗词这一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在当下并未落伍。陈更说,当一个孩子看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涌出一股热流,从而决定发奋读书,报效祖国;而当看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时,会相信爱情能永恒,从而做一个专情的人;当看到“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时会懂得原谅,懂得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她的心里装满了诗句,也装满了诗意的思考。


 第一届诗词大会——三任同济诗社社长同台竞技:  

       2016年4月8日晚,在CCTV-1播出的第一季《中华诗词大会》第九期节目中,出现了三名同济人同台竞技的盛况:本科就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罗晶作为现任同济诗社古典诗词分社社长与前任同济社长李四维、祝溥程捉对厮杀,让这场比赛看点十足,同时也让同济诗社与同济的才子佳人们第一次通过这样的舞台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

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第九期选手,中间三位从左至右分别为李四维、祝溥程与罗晶


       罗晶说,进入同济之前,我连想都没有想过这样一所以工科闻名的大学竟然可以这么文艺!每一栋建筑都是一首诗,每一条小路都是一首歌,我更知道了同济的文科同样盛产大牛,更知道了同济的社团真是百家争鸣!

       “我只知道同济诗社出才子,却没有想到比赛中遇到的前辈也与我一样是工科的学生,他们才思敏捷、文采飞扬,但更重要的是,我所认识的他们并没有因为诗词这门兴趣而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他们如今都是非常出色的工程师,我也希望等我毕业之后能如他们一样,成为文武双全的人。”

喜欢着古装的罗晶在同济三好坞


       “我曾经向往古代江湖侠客行走天涯,为民请命,为天下开太平的轰轰烈烈,现在虽然无需这样,但我仍希望能像从前的文人志士一样为国家做些什么,也许,我学好自己的专业,以后能够翻山越岭,修修补补些老房子,也足慰平生之意了吧。”现在的罗晶正在设计院一边实习一边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她的项目是新疆阿克苏的一座电视塔设计,“济人济事济天下,是多少古代英雄豪杰的情怀,也是如今同济人的理想,我想,我的英雄情结,或许可以用同济人特有的方式去践行。”


 同济诗词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同济诗社:  

同济诗社读诗会


       创立于1977年的同济诗社,是全国久负盛名的高校诗歌社团。历近四十年,历届社长三十余任,影响深远,尤以近十年为盛。在深度参与当代汉语诗歌进程、推出青年诗人方面,日渐卓著。

       1970年代末延续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同济诗社,是自1949年后同济诗歌社团分期的第一期,它诞生于1977年,延续至1990年代中期,随后中断。2005年秋,诗社在中断多年后重新创办,时至今日,已近十年,诗社历届社员总和超过400人,成员中陆续涌现出不少在当代诗坛里负有盛名的青年诗人。

青年诗人茱萸


       比如同济2005级法学院的朱钦运(笔名“茱萸”),在2016年长江诗歌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中,茱萸成为入选大典诗人中最年轻的一位,而在这份名单中,还不乏胡适、冯至、徐志摩等大家。


 科技报国之志与人文化人之心——同济与诗歌:  

       说到诗人,殷夫不得不提,他是同济永远的诗人!

       殷夫,原名徐柏庭,笔名白莽,1927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班,年仅17岁。入校后,他一边刻苦攻读德文,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就能从事德文翻译。

       如果没有殷夫的翻译,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然而,今天裴多菲的那首诗在中国妇孺皆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在翻译国外的优秀作品的同时,殷夫也在进行创作,在同济求学期间,他就写下了数十首诗作。

       1929年,他离开学校,参加“左联”,专门从事青年工人运动,同时创作趋向高潮,以殷夫、白莽、莎菲等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散记、论文。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2日,是以创造社、太阳社成员和鲁迅麾下的作家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聚集了当时几乎所有中国左翼作家中的精英人物,组成了反抗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政策、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的文艺集团。

       ”左联“的作家不仅用文字回击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还直接参与了同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斗争。许多作家走向街头,在中心城市举行公开的“飞行集会”“节日游行”“总同盟罢工”,甚至宣传“武装暴动”,付出了血的代价。烈士们生前在从事实际革命斗争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以各自的不同斗争经历和亲身感受创作了一批可贵的文学作品,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以柔石的小说和殷夫的诗歌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


       说到同济的诗人,我们还得说说另一位大师。1936-1939年担任过同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冯至,这位被鲁迅称赞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我们准备着》,冯至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整理:赵琳  黄能豪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